【新疆卷】新疆金太阳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质量检测(金太阳下标XJ)(9.12-9.13),高中\高三\新疆省\2024-2025学年\历史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高三历史考试参考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新石器时代的中华文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 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从表中可见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良褚 文化、红山文化等多种文化交相辉映,故选D项:材料未体现地域文化融合较多,故排除A 项:仅凭材料信息得不出各种文化的融合与一体化的结论,故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中原 文化优势明显,故排除C项。 2.D【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时期政治变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力和唯物史观的素养。春秋时期,有人怀疑天命是否属周,认为“天命并非专佑周天子一家”, 这反映出当时诸侯桃战周天子权威,周天子权威下降,故选D项:材料显示的是周天子权威 和地位下降,没有涉及君权神授思想动摇,故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周天子地位衰落,不是贵 族势力衰落,故排除B项:周天子在人们心目中地位下降,并不代表“天命”在人们心目中地位 下降,故排除C项。 3.C【解析】本题考查西汉岭南经济发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从战国和秦代到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的种类增多,特别是新增了 多种具有本地特色的手工业制品,充分说明了手工业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发展,故选C项:材 料看不出岭南与北方的交流和痕迹,故排除A项:材料显示的是岭南手工业的进步而不是先 进生产方式传播,故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政府加大对岭南的开发力度,故排除D项。 4.A【解析】本题考查北魏时期的文化认同,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 能力和家国情怀的素养。统治者任用自南朝归顺的王肃治理朝政,北魏下诏选儒者编制礼仪 制度,这有利于增强北魏官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故选A项:5世纪早期,北魏已统一黄河 流域,故排除B项,仅凭材料所述举措,不能使南北民族生活习俗趋近,故排除C项:材料强 调北魏政权对汉文化的认同,并非多种文化发展,故排除D项。 5.A【解析】本题考查唐代两税法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土户与客户,共计得三百余万”,其中权门豪强所隐占的客户就占了 2/5,经检查以后,则“浮浪悉收,规避无所”,可见此法的推行使政府控制的纳税编户大量增 加,故选A项:在两税制下土地买卖合法,土地兼并更加盛行,故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 两税法削弱地方藩镇割据势力,故排除C项:两税法并未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故排除D项。 6.C【解析】本题考查元代杂剧与社会生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 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元杂剧中有关茶和酒的品种描写涉及“羊酥酒”“葡萄酒”“疙瘩茶” 等,这反映出元代人民饮食文化多元,故选C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饮茶、喝酒之人就是士人 的结论,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南北风俗的相关信息,故排除B项:材料未显示酒和茶的长 途贩运情况,故排除D项 7.B【解析】本题考查明朝海外贸易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明朝海外管理法分布在综合性法典和临时性诏令中,可见当时尚未形成 独立的外贸管理法律体系,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对外商的教化,故排除A项:明代实行海 禁,对外贸易受到限制,外贸税收不可能成为财政的主要来源,故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官方 朝贡贸易的相关信息,故排除D项。 8.A【解析】本题考查清朝军机处,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 史解释的素养。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清朝官员的补放任命由军机大臣开列名单呈皇帝择用, 这使得皇帝能够更加集中地掌控官员的任免权,将人事大权牢牢握在手中,军机大臣以“钦 差”身份检查或处理地方政务、稽查汇奏事件,这意味着皇帝能够通过军机处更深入、便捷地 干预地方事务,地方的权力被进一步收归中央,最终集中于皇帝,这些现象表明君主专制得到 强化,故选A项:虽然军机处的运作方式与以往的中枢决策机制有所不同,但本质上还是服 务于皇权的,中枢决策权最终还是掌控在皇帝手中,故排除B项,军机处只是辅助皇帝处理政 务的机构,没有独揽行政权,其权力来源于皇帝的授予,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国家权力 更加集中于皇帝,权力中心进一步上移,故排除D项。 9.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机器生产的出现,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 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材料中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出现,反映了当时中 国近代企业的发展,这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新变化,故选B项:洋务企业和民营企业 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并不意味着政府放弃传统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不 到通商口岸之间经济的互动,故排除C项:工人从外资企业流入洋务企业和民营企业,并不 代表其政治觉悟提高,故排除D项。 10.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国人对西学的认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 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王韬提出推行君主立宪,这较当时洋务思想单纯的器物变革来 说,对西方认识明显深化,故选D项;从材料中看不出王韬是否属于政界,故排除A项:维新 变法运动兴起于甲午中日战争后,故排除B项:仅凭王韬个人对君主立宪的提但不能得出当 时思想界对英国政体认可的结论,故排除C项。 11,B【解析】本题考查清末至民国初年留学教育,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 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1910一1917年工程专业留美学生归国初次就业 集中在工业、交通、教育领域,为这些领域带来新的思想观念、管理机能和新的技术,助推了 当时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故选B项:留学教育不是实业救国思潮兴起的主要原因,故排 除A项:留美教育不能重组中国的工业结构,故排除C项:从材料中看不出影响民族工业发 展的多种因素,故排除D项。 12.A【解析】本题考查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 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北洋政府时期有文官的甄别和惩戒机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设考 试院等机构,负责文官的任用、考绩、升迁等诸多事务,这体现了民国时期文官管理的规范化 和制度化建设,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封建残余的相关信息,故排除B项:题干材料重点 并非强调文官的考绩分等与奖惩相结合,故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文官管理的机构 设置和职责范围,没有着重突出文官考核注重的具体内容,故排除D项。 13.A【解析】本题考查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抗日宣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 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该宣传画是由当时国民政府第四战区司令长 官司令部政治部制作的,内容是号召“军民合作,保卫华南”,这说明当时国民政府注意团结 民众等抗日力量,共同抗战,故选A项:该宜传画未涉及其国际影响力,故排除B项:该宜传 画没有体现国共合作抗战的相关信息,故排除C项:国民党推行的是单纯依靠政府和军趴 抗战的路线,图中可见国民党号召民众抗战而不是依靠民众抗战,故排除D项。 14.B【解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经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 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1948年上海粮价暴涨且纸币贬值严重,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 恶性通胀政策和内战影响,故选B项: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已经结束,故排除A项:1949年 春,三大战役结束长江以北才基本解放,故排除C项:此时美国对华经济侵略不是上海物价 暴涨和货币贬值的主要原因,故排除D项。 15.C【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恢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 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1960年国家通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八字方针,开始调整经济政策,所以材料中1962年,财政支出减少,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我 国在国防工业方面的财政支出信息,故排除A项;拉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序幕的事件是党 的以应对经济困境十一届三中全会,故排除B项:1962年我国国民经济处于逐渐恢复时期, 故排除D项。 16.B【解析】本题考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外交成就,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 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家国情怀的素养。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成立亚投行,推动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完成份额调整和治理机制改革,在防止核扩散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原则,中国军 队积极参加国际灾难救援、人道主义援助和国际维和行动等,说明中国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球 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治理,故选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中国致力于维护区域和平与发 展,故排除A项: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关系新格局,故排除 C项:材料未强调大国外交获得世界的认可,故排除D项 17.D【解析】本题考查古埃及商业合同,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和历史解释的素养。古埃及商业合同内容涵盖广泛、描述详细,合同中对交易双方权利和责 任,这种详尽的记录和规定,旨在确保交易过程的透明和公正,保障双方的利益,体现了商业 交易追求公平,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通过具体条款实现公平交易,而非法律制度,故 除A项;合同的详细规定更侧重于明确的条款而非依赖道德的自我约束,故排除B项:商业 合同即商业交易形式的体现,商业合同的细致是商业交易重视形式的表现,故排除C项。 18.D【解析】本题考查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奥斯曼帝国疆域辽阔,地跨欧亚非,境内民族众 多,信仰基督教的居民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居民大量存在且彼此交往并不密切,为了适应多民 族多宗教的现实,对行省以外的属国管理采取不同的体制,故选D项:中央集权的强化通常 会导致政治形态的统一和规范化,与材料中多样化的政治状况不符,故排除A项:罗马帝国 的传统影响较为有限,不能很好地解释这种复杂的政治格局,故排除B项:苏丹制度是关于 奥斯曼帝国最高统治者的制度,不能直接解释行省外各属地、属国多样化的政治状况,故排 除C项。 19.A【解析】本题考查人文主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 解释的素养。材料表明,该论述认为人们对幸福的追求趋于全面,并在对幸福的理解上提出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